凝心聚力抓党建 守正创新促发展——六安市直机关2022年党建工作综述
2022年,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核心职责,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落地生根,为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铸魂:争当学懂弄通做实“排头兵”
一是多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开展“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党章党规党纪党史线上答题活动,40余万人次参与答题;举办“喜迎二十大 奋进赶超路”市直机关微宣讲竞赛活动,共收集来自41家市直单位报送的77件微宣讲作品,20件作品入围决赛,这些作品生动展现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举办“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市直机关先进模范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重点宣传奋斗在我市各条战线上的10名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积极营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印发工作方案,全面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大宣讲、大宣传。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宣传报道信息153篇,开设“身边的榜样—‘两优一先’先进典型巡礼”和“乡村振兴进行时”电视专栏26期,开展“贯彻落实二十大 我们这样干”书记电视访谈3期。推送党建新闻《一颗“红心”暖民心》荣获全省机关党建好新闻一等奖。
二是多层面举办理论学习宣讲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与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对门户网站及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平台、报告会、大讲堂等阵地的建设管理。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指引,举办3期六安绿色振兴大讲堂-局长(主任)和专家(教授)讲坛,累计培训8000余人次。扎实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宣传贯彻,创新举办一场专题报告、一轮线上答题活动、一次主题征文活动、一场读书分享活动等“四个一”活动,7万余人次参加线上答题活动,收到主题征文100篇。抓实青年理论学习,每月编发一期《学习参考》,开展读书分享交流和互学互鉴观摩活动,开设《五问六安 青年有话说》《奋进赶超路 皋城青年说》《以案为戒 青年话清廉》《青春心向党 共话二十大》等专栏,征集青年所思所感所悟,收到各单位投稿400余篇。

三是多途径强化学习示范引领
指导督促市直各单位党组(党委)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定期通报各单位学习情况,切实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建立并实行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制度,建立示范联系点2个;分级分类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举办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党务干部培训和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科级干部轮训班,全年培训党员干部1400余人次。

融合:树牢党建引领发展“风向标”
一是开展党建品牌建设
以提升党建工作质效为目标,大力开展机关党建品牌建设,突显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评选表彰市直机关首批“十佳党建品牌”,让机关党建品牌建设展得开、品牌要素把得准、品牌效应落得实,有效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培育选树4个党建品牌入选全省百名“一支部一品牌”优秀案例。

二是加强机关党建研究
聚焦机关党建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机关党建课题研究,组建重点课题研究组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专题研究,对100篇课题研究文章进行集中评审表彰。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主题,举办全市机关党建工作研讨会,以机关党建研究成果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参加全省机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交流会和“长三角”机关党建工作研讨会,并作主题经验交流。选送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五篇论文荣获全省机关党建研究会表彰一、二、三等奖。

三是高效服务中心大局
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重点,市直120个单位党组织与160个结对共建村组建党建联盟,实施“强化基层组织引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结对帮扶关爱、共建生态宜居乡村、打造结对共建品牌”八项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组织182个市直单位与主城区110个社区178个小区实现全覆盖结对,开展组织生活联过、活动阵地联建、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服务联办等“四联”活动为载体的城市社区(小区)结对共建,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组织127家市直单位,28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结对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面向150余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女性劳动者开展“关爱女性健康、办好民生实事”两癌筛查服务专项行动。举办“关注关键小事、助力孩子成长”线上考前辅导讲座,1800余名学生及家长参与观看。严格落实省委“一改两为”要求,在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一改两为’支部/党员见行动”主题信息征集展示活动,市数管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等3个市直单位优秀案例被省委组织部、省直工委联合宣传推介。组织市直单位开展助力新疆、西藏特色农产品消费帮扶工作,累计采购助销套餐3.2万份、总金额650余万元。


强基: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着力点”
一是注重分类指导
强化对各单位的基础业务工作指导,探索开展市直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常态监测工作,下沉72家单位进行现场监测督导,当场指出问题并督促完成整改,进一步筑牢了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基础。完成市委巡察移交督办3个单位基层党建突出问题办理,推动按时按质完成整改,同时与市委巡察办对接,将巡察反馈问题与月督导工作有效结合,强化对问题的研判分析,梳理整改措施,规范制度机制,举一反三,点面结合推动建章立制。
二是注重关怀激励
严把党员发展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重点向生产工作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等群体倾斜,有效优化新发展党员结构和质量。开展庆祝建党101周年表彰活动,集中表彰“两优一先”150名(个)。常态化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发放工作,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聚焦关心关爱青年干部成长成才,举办4期市直青年干部职工素质提升拓展训练班,400余名青年干部参训。为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开展“喜迎二十大 巾帼展风采”“三八”趣味运动会和“互助保障杯”市直单位职工乒乓球比赛,1000余名干部职工参赛。推选29家第十三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候选单位,市最美家庭25家。



三是注重业务培训
建立“例会+专题业务知识学习”的党务干部培训制度,重点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机关党建政策理论知识和党内法规等,同时创新培训形式,开展发展党员业务实操演练,以会代训,答疑解惑,全面提升党务干部履职能力。
正风:打好纪律作风建设“组合拳”
一是深化纪律作风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实施细则,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紧盯关键时间节点、“四风”问题和三公经费,开展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扎实开展“以案为戒”警示教育,完善任务清单,细化24项工作举措,把“以案为戒”警示教育融入到党建发展全过程,贯穿到党建实践各环节,覆盖到党建工作各领域。举办年轻干部廉政教育报告会,200余名年轻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

二是做好案件审理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方面的法规和政策,牢牢守住案件质量关、把握量纪平衡关,注重加强与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沟通协作,高质量完成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移送案件的审理工作。加强对机关纪委问题线索处置、违纪案件查办、处分决定执行备案等业务指导。
三是加强机关纪委建设
聚焦机关纪委规范化建设,使机关纪委监督实起来、执纪硬起来、作用发挥强起来,以市委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部门机关纪委建设的实施意见》,理顺体制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建立机关纪委干部履职培训制度,采取领导点评、视频讲座、试卷测试、交流发言、案件模拟、以案代训等方式,分专题、有重点地组织监督执纪业务培训和实战训练,不断提高机关纪委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累计培训9期,300余人次参训。

明责:用好党建考核评价“指挥棒”
一是深化模范机关创建
着力创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印发《市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和标兵单位评选办法》,分解细化13项具体举措和35项目标任务,以创促建、以创促改,使创建过程成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党建质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开展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评审,集中表彰30个先进单位。
二是强化述职评议
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开展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对73名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87名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抓机关党建任务落实情况逐一点评打分。同时,注重评责考责,修订完善《市直机关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结果运用操作办法》,自上而下推动各级机关党组织书记逐级向上级党组织述职。

三是强化日常督导
为更加科学公正反映市直各单位机关党建工作实绩,完善机关党建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市委年度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及时修订考核指标和督查内容,设定基础性工作考核、阶段重点任务考核和满意度测评,综合考评市直各单位落实机关党建责任制情况,做到机关党建“一年一清单、一月一提醒,半年一推进、年度一考评”,倒逼机关各级党组织按照目标任务抓好工作落实。
战鼓催征马蹄疾,扬帆奋进正当时。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切实走好“第一方阵”,不断推动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